本文共 1549 字,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5 分钟。
先上学习地址:
作者对轮播图左右按钮的处理方法一改往常,不是简单地用btn.prev+btn.next的图片代替,而是用纯css制作。
第一个是left按钮,即prev:
.vmc-arrow-left:after { content: "\e079";}
第二个是right按钮的,也就是next下一张的按钮:
.vmc-arrow-right:after { content: "\e080";}
最后是二者共同的样式代码:
.vmc-arrow-left:after, .vmc-arrow-right:after { content: ''; display: inline-block; font-family: 'Glyphicons Halflings'; font-style: normal; font-weight: 400; line-height: 1; -webkit-font-smoothing: antialiased; font-size: 50px; line-height: 50px; color: white; -webkit-font-smoothing: antialiased; -moz-osx-font-smoothing: grayscale; text-shadow: 2px 2px #000;}
首先,我觉得核心代码就是伪类中添加的那两个content内容,其次是共同样式中的font-family的作用,如果不使用这个字体,会变成一个“口”。("口"只是表面现象,是因为我的电脑没有装这个字体的缘故,他没有识别读取出这个。)
其余,都是样式了,可以自定义的。
注意到一点是在共同样式部分,还是要有空内容这个设置先放在那里的。(后来再来看,我突然想起来,忽略了这三个样式的先后顺序关系,那要是共同样式在后边,会把前两个单独样式覆盖掉啊。)
还是同一个网站,不同项目中,看到了font文件夹中有icomoon的字体:
,
好奇查了一下,是一种web图标字体,这样就能解释之前那个案例中,font-family的重要性的原因了。原因是:那种字就是图标字,而content加载的序号应该就是字库中对应的那种图标。如下是一个小房子的图标代码:
.icon-htmleaf-home-outline:before { content: "\e5000";}.htmleaf-icon:before { margin: 0 5px; text-transform: none; font-weight: normal; font-style: normal; font-variant: normal; font-family: 'icomoon'; line-height: 1; speak: none; -webkit-font-smoothing: antialiased;}
也就是说:字体“Glyphicons Halflings”中,
"\e079"、"\e080"分别对应的就是左右箭头了?!
推理没错,因为我换一个字体他就不是这个图标了,眼下搞不懂具体原理,但可以肯定的是,这个字体和这两个号码组合,出来的就是左右箭头图标。
2017-07-13 17:48:34
前几天刚掌握了字体图标,刚好又看到一开始蒙着眼睛走路的自己写的这篇白痴的文章,
左右箭头就是字体图标,这两天字体图标原理及文章整理的计划已经被我提上日程,
文章出来以后,见链接
转载地址:http://gbsel.baihongyu.com/